作為設計師的我們總會在自己的閑暇時間去做設計有關的練習,那么我們到底有沒有深入思考過我們怎么去練習以及如何思考才是最有效的呢?也許有的人練習了很久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速度很緩慢,有的人練習的不多,但每次輸出的作品質量跟上次相比卻提升很多。那么其中的差異到底是出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我之前也一直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現(xiàn)在將自己領悟出來的一些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起到一些幫助。
前言:什么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在開始正文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什么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各個平臺學習類的教程或者文章層出不窮,我們似乎總是有學不完的知識,每天也都在積極地學習,當時看完覺得收獲頗豐,但一天工作下來也許看過的東西就忘了50%,甚至過了一周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什么都忘了。
那么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對于自身的學習和思考方式我們是不是還有待改進的方法?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學習金字塔這個模型: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們平常用的最多的聽講或者閱讀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的多少]僅僅只占5%~10%這個區(qū)間,而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等這種需要自身參與性強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則高達50%-90%,平常通過閱讀等獲取信息很容易遺忘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在于此。
不難發(fā)現(xiàn),前四類的學習行為都是屬于被動輸入型學習,而后三類學習行為則是屬于主動輸出型學習。這也就是常說的“最有效的輸入方式就是輸出”。
因此要想提高聽講或者閱讀的學習內容停留率,我們需要將被動輸入轉化成主動輸出,即我們在進行這類活動時需要調動大腦積極思考,將大腦接觸到的信息與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產生關聯(lián),去想一下我看了這些內容可以運用在哪些方面以及怎么去運用,并在最后真正用于實踐[經歷過實踐去輸出你才會發(fā)現(xiàn)那些潛在性的問題]。我們才能更為有效地去消化一篇文章或教程。好了,希望大家看完能積極思考一下本文所闡述的內容,能夠擁有一些不一樣的收獲就是我寫這篇文章最大心愿。那么接下來進入正題。
01 明確自己的設計目的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擁有一定的目的,因此我們在開始一項設計練習時,第一件需要做的就是確定我們的練習目的,即你通過這次練習想要表達什么,這種表達可以是技法的展現(xiàn)或者說內心情感的表達,只有明確當前的目的性,你才能有更精準的方向。
但很多人會發(fā)現(xiàn)即使自己設立了目的卻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中途放棄掉,那么能讓我們去堅持完成目的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去量化你的目的和設立明確的截止日期。量化目標就是要將你的大目標分解到具體每一天應該完成的小任務,這樣拆解不僅降低了目標的難度,也能清楚知道每天該做什么,有明確截止日期的話就能避免拖延。
比如拿“在一個月內我的練習目的是做電影界面的設計“和”在1月1日至1月30日期間我要完成30張電影界面“相比,顯而易見后者的目標更具象,更具操作性。只要我保證每天一張界面,即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偶爾如果遇到特殊事件也能及時彌補落下的部分。前者模糊不清的目標很容易讓我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張界面也是練習,一百張界面也是練習,也許一個月下來發(fā)現(xiàn)自己就做了那么幾張界面,完全達不到練習效果。
02 目標的確立要跳出我們的舒適區(qū)
很多人會說,我確立了明確的目標啊,也有在堅持練習,可一段時間下來卻感覺自己的能力沒有很明顯的提高。這有可能就是你的目標建立出了問題。那么怎樣的目的才能最有效地提升我們自身的能力呢,在我看來跳出自身舒適區(qū)去建立目標效果才是最正確的。
舒適區(qū)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xiàn)的心理狀態(tài)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tài)或模式中感到舒適。舒適區(qū),又稱為心理舒適區(qū)。
如果你發(fā)現(xiàn)你每次確立的目標自己都能夠很輕松愉快地完成的話,那么你可能只是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區(qū)內做著重復性的工作, 對自身的能力提升并不會出現(xiàn)顯著變化,也就是常說的那句話“你不是有五年工作經驗,而是把一個經驗用了五年!“
跳出舒適區(qū),指的是來到學習區(qū),去有意識地練習那些你了解過,但是不能熟練應用的技能。例如你對界面的設計已經比較熟練了,但是你對交互動效這一部分仍然感到比較陌生,那么如果繼續(xù)堅持界面練習可能只是簡單在堆積你的練習數(shù)量,這時你更應該去嘗試一下界面的一些交互效果并將其制作出來。
這樣你就可以將你已經掌握的知識與并不熟練的知識連接起來,從而能夠更高效地學習和吸收新的知識。前期盡量選擇簡單的效果練習,循序漸進,以此來建立你的自信心,不要急于求成而誤入恐慌區(qū),妄想在幾天之內就能夠做出和從業(yè)幾年的大神一樣的高難度復雜效果,那樣不僅學習效果差,還會打擊你的自信心,造成反效果。
03 多看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去看
相信大家對于多看這一點已經是耳熟能詳?shù)脑~匯了,曾經也聽過很多次大神分享,無一不提及多看多練這種類似的話。那么你有沒有深入思考過為什么很多高手都在提及這一點呢,我們所謂的看和他們的看是否說的是一個概念呢?
牛頓曾說“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遠一些,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在我的理解范圍內,多看即是站在巨人的世界里看設計。
在諸如國內網站站酷/UI中國以及外國網站dribbble/behance等平臺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在看的過程中可以不要只是局限于UI設計,可以更多地看看首頁的其他作品,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審美),遇見好的作品我們不要只停留在視覺表面,要學會去分析好的設計,以及與我們自身所做的界面產生對比。
分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提問。“這個設計我為什么會覺得它好看,是顏色的搭配吸引了我,還是版式的設計非常合理,又或者是整體的配圖非常和諧?”當然,你還可以更近一步——“顏色的搭配是哪里吸引了我,是對比色用得非常合理,還是整體色彩的占比非常平衡,又或者說是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搭配得非常好看?“
最重要的是要聯(lián)想到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將你發(fā)現(xiàn)的好的方面與自己的知識進行結合。“如果我下次在做界面練習的時候,我該怎么去使用這種色彩搭配,如果換成其它顏色,我有沒有能力將它搭配得像這樣和諧美觀?“
這樣自我提問的方式最終目的是將好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否則你看再多的東西,也只是你每天所接觸的信息而已,過眼即忘,并不能有效轉化成為你的設計認知。當然,你要將那么好看的設計都收進你的素材庫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建立素材庫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去復習我們曾經欣賞和思考過的東西。
自己的eagle資料庫
04 不找參考的設計都是耍流氓
畢加索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設計師借鑒,偉大的設計師偷。喬布斯也曾說過類似的話。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先看左邊一個比較古老的界面-施樂公司70年代的界面,再看右邊喬布斯拿來改進的做的macintosh界面:
以及經過改良后的macintosh界面,然后比爾蓋茨在看過這個設計后而做出的關于微軟的界面
看了上面兩幅對比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偉大的人在創(chuàng)作時也需要找參考,但他們都是盡量吸收參考好的部分,然后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創(chuàng)造更好的東西。他們并不是說憑空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經典的東西。
所以說,找參考是設計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在找參考的過程中,就相當于你在和其他優(yōu)秀的設計師對話。因為一個設計師的腦容量是沒法與全世界設計師的腦容量相比的。雖然參考不一定是你做設計的標準,但卻能對你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帶來一定的方向和靈感。因此我們在開始一項新的設計目標前找參考,去觀察別人的作品是怎樣表現(xiàn)的,他們設計的東西出彩的地方在哪里,和我心中所想的有哪些不一樣,我該怎么在我的設計中去融合那些出彩的東西。
只有當你找到足夠多的參考,你的心中才會有一定的衡量的標準,才會知道好的設計和壞的設計差距在哪里。最終體現(xiàn)在你所做的設計上。也許有人會說,有的厲害設計師感覺都不怎么找參考,那是因為他們的腦海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參考來讓他們自由調動。
05 你在設計時是否做到了專注
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在自己手機上下一個Forest[番茄時鐘],設定兩個小時的設計練習時間,看看在這個持續(xù)時間內你有多少次會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機看消息。(我在做這個測試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次都會無意識拿起手機看信息),由此可見我們即使是在練習時間內也會存在很多浪費時間的小動作,如果丟掉這些小動作,我們在有限時間內的產出將會大大提升。
我也是在前些日子看《深度工作》這本書時才意識到專注工作的重要性。書中說:想要迅速掌握困難的技能,你必須高度專注,不能有任何干擾。高質量工作產出=時間x專注度。而現(xiàn)實中的我們往往是花費了很多時間,卻由于自己的專注度很低,導致整體效率和產出都大打折扣。我想這也能解釋為什么都是在同樣的時間內,每個個體的成長度都不一樣,成長快的人會把單位時間的效率發(fā)揮到極致。
因此在每次給自己規(guī)定設計練習時間的過程中,盡量找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環(huán)境,將手機設置成番茄時鐘模式,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完成自己的練習目標,你會發(fā)現(xiàn)你比平時用了更少的時間卻做出了更好的東西。
06 對于規(guī)范的理解
我們應該知道,UI設計不同于繪畫以及平面設計,它是基于一定限制而進行的設計活動,而這些限制我們稱之為設計規(guī)范。就像你在開始游戲之前需要知道游戲規(guī)則一樣,我們在開始設計前也是必須要了解相應的設計規(guī)范的。比如狀態(tài)欄的高度,底部圖標的大小,間距的大小,字號的規(guī)范等,在這里不做詳細解讀。也許剛入行的人會覺得設計規(guī)范限制了設計的發(fā)揮性,但其實規(guī)范只是讓你能夠朝著一個統(tǒng)一的方向和保持基本數(shù)值的準確性,但卻依然能夠給設計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就像之前看到的一段話:[此處將其做成了一個圖片]
也許看完這個你更能理解規(guī)范對于UI的一種作用,盒子就像我們的手機,展示空間就那么大,你需要在一定的限制內發(fā)揮你最大的能力去做出好的設計。
因此,當我們在練習app界面時,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規(guī)范(不論是否做出來),執(zhí)行過程中嚴格按照定義的基礎規(guī)范來,從而更能夠高效地完成練習任務和保證界面的統(tǒng)一性。
07 學會建立自己的界面走查表
就像在學校時,老師總是強調我們試卷答題完成后一定要進行自我檢查去排除一些不該犯的錯誤。同理,設計也是一樣,每當我們初步完成了設計界面后,我覺得最重要的也是進行自我檢查,排除一些界面常見的錯誤。當然,我說的走查并不是單純看文字等顯而易見的錯誤,而是按照一個優(yōu)秀的界面要求去走查我們的界面:
設計風格統(tǒng)一了嗎?
界面的整體設計風格是否統(tǒng)一,符合產品調性。顏色的使用/圖標的設計風格/圓角大小的統(tǒng)一等;
圖片是否清晰?有無版權?
你在整個設計界面所使用的圖片是否是高清的,有無模糊或者水印,圖片是否會構成侵權等,一個低質量的圖片會瞬間讓你的界面下降了一個檔次;
信息層級拉開了嗎?
做的界面整體的字號大小是否有重點區(qū)分,能不能清晰地看出文字的層級關系,元素間距有沒有符合各層級的對比關系;
投影用對了嗎?
你的投影考慮了環(huán)境色的影響嗎,如果用純黑的投影會讓整個投影看起來非常沉重;
你的界面有呼吸感嗎?
你的界面看起來會不會很擁擠?不要堆得滿滿的,注意留白以保持元素的呼吸感,從而讓界面更耐看;
對齊了嗎?
不論你是工作幾年還是剛入行的新人,都一定不要忽略這個問題。左對齊右對對齊以及居中對齊。說起來很簡單,但不要因為這個錯誤的發(fā)生而讓別人質疑你的專業(yè)性;
以上列舉了一些部分常見的界面問題走查,還有更多的界面基本問題值得大家去留意。我認為走查表的建立還是應該基于自身的經驗來制定,那樣不僅會更符合你的設計風格,更會讓你走查起來更加高效。剛入行的同學的話可以多看看高手關于界面精度提升的一些建議來作為自己的走查參考。
08 不要閉門造車,走出去
相信通過走查表的建立會讓你發(fā)現(xiàn)一部分的問題,但礙于自己的審美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我們很難去完全找出自己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通過走查表糾正了一些常見問題后,我們要學會向大神們去請教問題。
通過你認識的一些大神或者在設計群里發(fā)出自己的界面,讓其他更厲害的人去發(fā)現(xiàn)你界面的其它問題,這樣會讓你意識到一些你不曾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從而提高你的判斷能力和界面水平,督促自己的進步。當然,不要把請教別人當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學會向那些給你提出界面修改意見的人們說一聲謝謝。(在這里也謝謝曾經幫助過我的那些可愛的人們~)
寫在最后:少熬夜多鍛煉,注意身體健康
在這里想向廣大辛苦奮斗的設計師們說一句,每次做完設計練習還有時間就多多鍛煉吧,身體從來就是我們奮斗的本錢,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作圖呢。所用時間的長短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厲害的標準,熬夜不一定代表就能夠做出更好的界面,專注和高效才是我們應該學會的方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能夠用更少的時間做出更精致的界面。
Ps:文章已經看完了哦,在這里希望你能回顧一下之前講的那些方面,看看自己還能記得多少,哪些記不得,原因在哪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給你一定的幫助。感謝看到這里,要是能點個贊就更好啦o(* ̄▽ ̄*)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