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軻,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8年后取得碩士學位,1996年進入哈佛大學設計學院,1998年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1999年與他人合作在美國紐約創(chuàng)建standard architecture標準營造事務所,從事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nèi)設計、城市設計、產(chǎn)品設計。2001年回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
2002年,“標準營造”事務所的作品在“首都規(guī)劃匯報展”中,獲“最佳城市設計獎”;2002 年“標準營造”參加在香港舉辦的哈佛大學設計學院亞洲作品展;2003年,“標準營造”作為中國文化部的協(xié)辦單位在巴黎成功舉辦了“中法文化年”《住篇》展覽;2002-2005年, “標準營造”作品分別被刊登在《WA世界建筑》,《T+A時代建筑》、《工業(yè)設計》、《Garten+Landschaft》(德國)、《Made in China》(德國)等專業(yè)設計雜志上。
書生意氣 以文化設計為己任
張軻是安徽人,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筑系,1996年獲得碩士學位后,又考入哈佛大學建筑學院,哈佛大學的建筑學院不給學生提供獎學金,所有的費用都要自付。因此,早在清華上學時,懷揣求學哈佛夢想的張柯就開始了建筑設計生涯,通過勤工儉學為自己掙足了去哈佛留學的費用?!俺鰢拍軔蹏?,張柯頗有感慨地說,他非常敬佩中國近代歷史上老一輩留學歸來的專家,他們不貪戀國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豐厚的待遇,毅然踏上回國奮斗的道路。當年的張軻出國不是為了追求物質(zhì)享受,而是去學習知識,吸收異國的長處;同樣地,現(xiàn)在回國也不是為了追求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相反,他為實現(xiàn)自己的設計理想放棄了在紐約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
畢業(yè)后,張軻在美國最大的設計事務所Gensler工作。不久,為了開闊眼界,他放棄了這份工作,來到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Garrison Siegel事務所。可以說,在美國期間,張軻在大、中、小不同規(guī)模的事務所都工作過,領略了不同風格設計派別的追求。 “中國留學生都很有野心,并不甘心給外國人打工”,張軻笑著說。1999年,張軻和幾個伙伴的標準營造事務在紐約剛建立,就得到了美國名人的認可,先是為世界一位著名藝術家的別墅做室內(nèi)裝潢設計,緊接著又為一所大學教文學的老教授做室內(nèi)裝潢設計……
2001年3月,張軻將“標準營造”從位于世貿(mào)大廈的46層搬出來,3月,“標準營造”參加北京東便門明城墻遺址公園的國際競標。他們的設計理念贏得了評委們的認可和贊賞,一舉奪得了第一名。8月,張軻將標準營造事務所移到北京。9月,世貿(mào)大廈便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 ,張軻說自己有福氣,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
前幾天,“標準營造”即將開始藏民的小溫泉項目的建設,張軻一直忙于在藏區(qū)甘孜州(康定)考察。對于這項工程,張軻的評價是:“雖然經(jīng)濟價值不大,但是文化價值很大”。以前,國際社會總是批評中國對藏文化保護不利,而“標準營造”的這項工程填補了國際空白。在國外待的時間越長,張軻越是深刻地感到了保護中國古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國外,普通的美國人和歐洲人都知道日本的建筑,但是卻不知道中國的建筑?!爸袊ㄖ亩鄻有赃h比別人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藝術造詣不敢說比別人強,但是不比別人差。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世界的人了解中國的文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成為張軻和他的合作伙伴張弘等人奮斗不止的動力?!皹藴薁I造”至今引以為自豪的事情不是他們的設計利潤有多豐厚,而是他們一直堅持不參加任何辦公樓的設計競標,沒有做過一個寫字樓項目。從“東便門明城墻遺址公園設計”到“西安城墻的整體景觀規(guī)劃”,再到“桂林陽朔商業(yè)街”,每一項設計都蘊含著他們的追求:從現(xiàn)代的角度去挖掘古文化與地方文化。他們不僅僅是修復和保護文化,而是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挖掘古文化。
他們在和歷史建筑打交道,和古人的建筑理念對話,更確切地說,他們的職業(yè)是“中國文化設計者”。張軻說:“在人們都拼命賺錢的時候,我們卻書生意氣,以文化設計為己任?!?
以舊修舊 明城墻競標顯身手
在北京城東南角坐落著一段長1.5千米的明代古城墻。2001年,正是這段北京唯一殘存的明城垣緊緊地拴住了遠在大洋彼岸的張軻的心——更確切地說,是張軻心中惦記著這段城墻。
2001年,北京市政府為了保護這段明城墻,舉行這項工程公開招標的國際競賽。“雖然錢不多,但是我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文化氣息?!?為了參加競標,遠在美國紐約的張軻便和北京的合作伙伴清華大學設計院的張弘一起緊鑼密鼓,忙得晝夜難眠。
為了準確地掌握古城墻的第一手資料,張弘帶著3個清華大學建筑系研究生爬上那段被滄桑歲月打磨得斑駁的城墻,進行精確的測繪,城墻周圍的古樹一點一滴都進入了他們的工作范圍,畫出的測繪圖有3米多長。為了將古城墻設計得更加完美,在往返美國的飛機上,張軻也沒有停止構思圖紙,那些在寒風中蕭瑟發(fā)抖的古藤老樹和頹然的殘垣斷壁在他們的設計下,重新煥發(fā)生機,盎然勃勃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的設計師都將此次競賽看成是大顯身手的舞臺,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當時我們并沒有想贏這個競賽,只是想提出一個我們認為正確的方案。簡單地講,是修舊如舊。”憑著“修舊如舊”、充分展現(xiàn)歷史的層次感的設計理念,標準營造事務所的設計圖紙獲得了9位評委一致贊同,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第一名,被定為實施方案。年輕的標準營造事務所靠著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方案贏了!為此,國家投資4個億,進行城墻的修復工作。這次競賽的成功成了張軻回國的契機。
張軻在這段城墻上實現(xiàn)了一個關鍵詞:編織。將城墻在歷史時空中失去的元素重新編織到城市生活里。通過人的參與,永遠對城墻有新的解釋。當時,他們也設想城墻可以作為北京國際藝術節(jié)的場所,藝術家可以在城墻周圍進行自己的藝術行為。
目前,這項工程南面的部分已經(jīng)完成。新建成的北京明城墻遺址,既保護了城墻又展示了古城墻的真實面貌,同時為市民提供了一處清靜、自然、古樸、蒼涼的環(huán)境。站在城墻下,歷史的凝重感和滄桑感油然而生。
隨后,標準營造事務所攜著自己的“古城墻”不僅參加了“中法文化年”在法國展出,而且成為“中法文化年”中文化部的協(xié)辦單位,張軻也被列入專家名單。這一設計成果在建筑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國內(nèi)外贊揚聲聲。此時,他們謝絕了很多著名媒體包括《三聯(lián)·生活》的專訪,“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做什么事情,我們還比較年輕”?,F(xiàn)在,他們的眼光又瞄向了另一座古都——西安,開始了對西安的城墻維護。
獨具匠心 作品遍及神州大地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陽朔西街,“標準營造”用當?shù)氐耐咂數(shù)氐闹衿?、地方的方法?chuàng)造了現(xiàn)代的建筑,深受歡迎。張弘說:“中國的民間藝術很偉大,那些不知名的民間建筑家建造了如此多的偉大建筑,作為一名清華人,我有義務將民間文化發(fā)揚光大?!?BR>
“標準營造”設計的武昌藝術館堪稱現(xiàn)代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結晶,可謂是“鬼斧神工”。他們的設計匠心獨運,將中國書法水墨翻成三維空間,在地平線上寫下了入木三分的凌云壯志。
在張軻看來,“全球化”與“國際化”并不意味著照搬國外的成果?!爸挥械胤降?、民族的才是國際的,只有中國才是國際建筑舞臺。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放眼望去,附近可以數(shù)出10個建筑塔吊,只要你的建筑設計好,就會得到認可,年輕人可以得到足夠大的發(fā)展空間?!本瓦@樣,他們在發(fā)展初期,靠參加一個一個競標一路拼過來、一路贏過來。2002~2003年,為聯(lián)想新總部研發(fā)中心5萬平方米空間進行規(guī)劃、設計。采訪時,我本來以為他們會將此作品當作自己室內(nèi)規(guī)劃的代表作。但是,他們自豪地將標準營造事務所工作室作為室內(nèi)設計的理想作品。工作室原本是前蘇聯(lián)50年代紅磚墻的木質(zhì)大禮堂。改造工作室時,他們把裝飾物全部去掉,露出木質(zhì)結構,這樣,一個真實的自然的工作室展現(xiàn)在眼前。按照傳統(tǒng)說法,建筑設計最重要的是三個要素:一是建筑本身的空間,二是對光的運用,三是材料本身給人的心理感受。標準營造事務所把工作室原有的天窗露出來,既擴大了空間、增加了透光度,同時也將原本的結構顯露出來,帶給人真實的感受,來到他們工作室的國內(nèi)外設計師都很有感觸。前一段時間,法國某雜志主編來到了標準事務所參觀,并將他們的工作室刊登在雜志上。
張軻說,“標準營造”不只界定建筑、室內(nèi)設計,他們正在拓展設計領域,做產(chǎn)品設計、形象設計、服裝設計。目前,“標準營造”為自己工作室設計的電燈、家具即將投入生產(chǎn)。張軻感慨道:“不是中國的產(chǎn)品不好,實在是設計落后??!我們設計的東西,可以先自己試用,人們認可了再投入生產(chǎn)?!?
精誠合作 打造世界設計品牌
國外有一種說法:中國建筑設計師的人數(shù)是美國的1/10,而每年完成的工程量卻是美國的10倍。張軻說,國內(nèi)建筑設計浮躁,出現(xiàn)一些抄襲現(xiàn)象,而美國或歐洲,任何一個設計師都以抄襲為恥。中國建筑設計在世界上還處于落后狀態(tài),施工深度和品質(zhì)遠遠達不到國外的要求,而建筑物則源源不斷地落成。面對此情此景,張軻和張弘為自己提出了口號:設計創(chuàng)造價值——“標準營造”用自己的設計,幫助人們更好地享受生活、幫助企業(yè)和政府實現(xiàn)高價值的開發(fā)。
一個世紀以前,made in Germany是產(chǎn)品低劣、沒有設計的象征,但是精確嚴謹?shù)牡聡送ㄟ^奮斗讓自己的產(chǎn)品在世界上樹立起口碑。二戰(zhàn)后,商品上印有made in Japan同樣意味著商品沒有技術含量。但是,自強不息、善于學習的日本人用設計改變了當時的狀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索尼的創(chuàng)立人之一盛田昭夫?qū)⑵渥詡髅麨椤度毡局圃臁?,他說,“日本制造”從輕蔑的用語變?yōu)橐环N稱贊。當今,張軻和他的標準營造事務所提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改變中國設計在國際上的落后面貌,把標準營造事務所打造成世界設計品牌?!?
張軻與張弘屬于創(chuàng)業(yè)人群中的“另類”,是中關村的“邊緣人”。他們所提出的“設計創(chuàng)造價值”指的不僅是經(jīng)濟效益,更多的是文化價值,因為建筑是凝固的藝術,更大的價值是長存和永久?!皹藴薁I造”成立至今完成了十幾個項目,尋找他們的客戶越來越多,但是他們每個星期都會推掉兩三個,他們堅持每年兩三個項目的設計進度。目前,他們的合作伙伴已經(jīng)遍布全國:武漢華潤、上海萬科……曾經(jīng)有很多風險投資家找張軻幫助事務所上市,都被拒絕了。他們要堅持自己的文化藝術設計理念,不從商業(yè)角度來運作,不受商業(yè)牽制。有很多人笑話張軻,出國前很掙錢,但是留學回來卻不追求經(jīng)濟利益。張軻堅持說:“我們的每個設計都是作品,而不是產(chǎn)品?!?BR>
“要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新的建造方式、體現(xiàn)自己建筑的特點,就要剔出浮華、膚淺的元素,尋找建筑的本質(zhì)。”因此,在“標準營造”發(fā)展的道路上,張軻追求的是建筑“家”而不是建筑“師”。這個“家”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建筑設計的追求;二是事務所的工作氛圍更像一個家。
“標準營造”是“多國部隊”,合作伙伴除了張軻、張弘,還有張軻的哈佛同學茹雷和葡萄牙的Claudia Taborda。他們都是樂于為文化建筑做出貢獻的人。張軻和張弘的名字聽起來像兄弟,事實上他們是清華上下級同學。張軻在安徽長大,張弘在清華院里長大?!皹藴薁I造”這支“多國部隊”,管理上很正規(guī),合作氛圍很輕松。張軻笑稱,員工和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導師帶學生,唯一的區(qū)別是他們?yōu)閱T工發(fā)工資。很多清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喜歡來“標準營造”工作,因為一有機會張軻就把他們推薦到哈佛或其他外國名校,外國學生也希望來“標準營造”工作,前幾天還有幾個麻省理工的外國人來此報到。張軻、張弘也希望“標準營造”成為國際設計人員交流的紐帶。
張軻非常樂于推薦事務所的人出國留學,去年推薦了一個人去哈佛大學深造,今年又推薦出三個人:分別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很多公司老總都喜歡將人才留住,而張軻為什么將人才推向國外呢?張軻說,如果他推薦出國的10個學生中有一個人能夠回國,也是國內(nèi)的收獲?,F(xiàn)在,他和“標準營造”正在朝著日本的索尼和韓國三星集團的方向奮發(fā)圖強,他們要把“標準營造”打造成國際設計品牌。張軻說:“到那時,中國的設計師也會像日本設計師一樣,被盛情邀請到世界各地做設計工作?!?BR>
采訪結束已經(jīng)深夜,行人稀少的路上,燈光格外耀眼,由此,我想到:這燈光、這路、這人,正如標準營造事務所,迎接他們的是朝霞滿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