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備案資訊 > 正文

大膽的寫字間設計

2006-06-12 9321 0

  概念僅是概念,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人云亦云。

  創(chuàng)意亦是如此,往往創(chuàng)作之初過于執(zhí)著如何奇思妙想之人,反為其所累。

  潛心自然得道。室內(nèi)建筑設計平凡,亦無名無利無噱頭,功能是否合理,視覺如何感受,那是敲磚焊鐵玩出來的技術,正如一個空間不為概念的精彩而精彩,也不為理論的豐富而豐富。如茶,是濃是淡,品者自知。

  工程完工時許多評論家,朋友給予這個作品許多精彩,特殊,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評論,嘆觀一物各人角度之多,之奇同時,暗笑自己思維之拙笨。

  其實,執(zhí)筆這個方案時時間很緊,我并無暇顧及所謂“城市型空間布局”也無暇執(zhí)意成就所謂“個人風格”,如何使一個空間在滿足其使用功能同時(使用功能決定造型)呈現(xiàn)其到位的素描關系,換句話說,如何使一個空間在所有人眼中(包括色盲)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我最原始的想法。整個項目中技術與效果的矛盾不斷產(chǎn)生和解決,也許這就是一種樂趣,一種過程的滿足。

  進入該空間的第一視點,設計中遇到了墻面至天棚的造型與材質(zhì)結合的問題,由于原建筑結構中為井字梁,而裝飾設計中,我們首先根據(jù)功能確定了空間格局。矛盾在于后期設計的墻體不處于梁的軸線上,因此實際放樣中墻體與結構梁的空間關系是錯位的。這樣一來材
質(zhì)和造型的結合成為最大的困惑。如果我們將墻體延伸到梁上板底,則空間的長、寬、高形成近于1:1:1的立方體模式,并且有許多主梁與次梁無章的穿過原本功能合理的隔斷墻,成為視覺阻礙。最后決定以人造天棚的方式將長、寬、高壓制為1:1:0.6,并將梁體掩于上方,但因此而來的結果是入口處及進入主通道部分產(chǎn)生了兩個天棚斷口,也就是有吊頂與無吊頂?shù)奶炫镞M行視覺的過渡成了問題。經(jīng)過現(xiàn)場觀察,偶然發(fā)現(xiàn)通風管道于我們所放樣吊頂斷口中心分別偏離600mm和950mm,于是突動一念將風管移位至斷口中軸,風口定制尺寸為&430mm,半嵌于吊頂中,打斷這條過于突然的斷口線,然后利用移位后的風管作視覺定位,將觀者目光導入其它空間。

  位于主過道的閱覽室,因為玻璃采用為全落地式,為了避免可能遇到的行為沖撞,設計中將內(nèi)部高度墊高120mm后,在玻璃于地臺間放置白色卵石,起到明顯的界標作用,由于該設置有效的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從而避免了行為過程中對玻璃的沖撞。
至于為什么不使用弧形玻璃的問題,在設計之初也曾謹慎考慮過,在整體平面設計中該區(qū)域處于主通道的中部,該空間內(nèi)設有書架,電腦臺,閱覽臺等,加上過道的寬度并不大,如采用弧形玻璃,結果將是混亂的垂直投影和高光影響,很容易造成目眩的感覺,尤其是在這樣的小空間中,而直角折邊的玻璃可以很好消除這些不良的影響。書架之所以是通透式的,其實目的很清楚,除了是方便設計部與閱覽室同時取用,另外可將部分設計部的天光導入主過道。

  經(jīng)理室門前的過道,這是在整個空間中過程最長的通道,設計中尺寸的控制成了最大的問題,現(xiàn)場放線N次后才確定下了這條通道的處理方式,光成了首選,首先制作了&200mm的不銹鋼管用于安裝點光源和打破呆板的平型吊頂,利用自制的燈筒將吊頂分割成5等分,并利用燈內(nèi)罩控制點光源放射角度24°,通過嚴格計算后得出這樣的結果:5等分后自然光透過經(jīng)理室門邊以上方的打砂玻璃正好照射在燈與燈之間。后三盞燈光域網(wǎng)正好印射在過道主裝飾墻上。點光源離地高度2750mm,散角24°從而獲得了1270mm(最亮點至衰減)的地面光暈完整的鋪滿過道。尺寸與上方吊頂相等,并有明顯的明暗變化。

  會議室內(nèi)景,所力圖打造的是一個個性、動態(tài)的會議臺,過程中繪圖與尺寸標注成了最大的問題,最后在現(xiàn)場用護套線制作了一件小模型,后由設計師與施工人員共同放樣為實體,利用鋼筋焊接骨架并包裹鋼絲網(wǎng),最后用水泥塑成型。為有效解決風干開裂問題,在基礎完成10天內(nèi)對其養(yǎng)護,風干后全原子灰膩子做平,表面飾以硝基漆。

(CSC編輯)
    
    
    
    
    
    
    
    


105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