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資訊 > 理論文摘 > 正文

絕不向中性審美屈膝

2006-06-12 12729 0



一個多月前的北京飯店,“益鑫泰”第六屆中國時裝設計大賽的決賽現場。每個模特上臺之前,陳燕琳進行全身審查,比如圍巾繞一圈還是兩圈,帽子朝哪個方向戴。最后一個模特登臺后,她終于可以偷偷地跑到T臺側面看了一眼。
她表情疲憊,因為連續(xù)兩天彩排到凌晨4點。不過她的設計作品獲得銀獎、上臺領獎的時候,她開始恢復興奮,夾雜著一點和金獎失之交臂的遺憾。
當然,這個時刻,是一個時裝設計師最引以為傲的時刻。



絕不向中性審美屈膝

陳燕琳的審美情趣,絕對在傳統(tǒng)的道路上走得不偏不倚。不論現在的“第四性”、“孔雀男”、“植物性男子”風氣多么的越演越烈,她就是不喜歡中性化風格?!澳腥司鸵皲撍频?,女人就要柔得像水似的。中性化會讓我膩味。”

這次的“益鑫泰”大賽主題是男裝,陳燕琳毫不猶豫要在作品中體現男子漢的英雄氣概。她把作品命名為“天地英雄”,就像那部同名電影一樣,絕對的男性化。電影里至少還有趙薇做些微的花瓶裝飾,陳燕琳的設計作品里卻連一點女性元素都沒有。某一天,她翻看雜志,目光聚焦在二戰(zhàn)時期飛行員的畫面上,以往所有積累的關于飛行員的靈感突然就整合為清晰的想法,她決定以此作為設計主題。

她取出一件釘滿柳釘的男裝夾克展示給記者看,這件在整個作品套系中最后落選,也是唯一“幸存”的,決賽作品都被大賽組委會保存。彩排時,兩位男模很中意她的作品,她就開玩笑說:“拿去吧拿去吧。不過比賽完了,你們只能找組委會去要了!”
而這件惟一的幸存品,她就收藏在家里?!翱上н@件衣服太大,我先生穿不了,只能作為紀念品啦?!?

趕參賽作品總是忙到抓狂

因為父親是大學里的油畫老師,小時候陳燕琳開始學習美術。不過,這也有一個“反面”影響,她年幼時就做了人生道路選擇:放棄油畫,做服裝設計?!白龇b多好,不會和油彩打交道,不會臟兮兮的。雕塑又要和泥巴、鋼鐵之類混在一起,太累了,我這體格哪行啊。還是針線啊布料啊好,想穿什么就自己做,女孩都向往的職業(yè)?!?br />
后來她報考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果然實現兒時夢想,可以經常給自己做衣服了:大紅的棉襖,卡通的背帶褲,小花裙子……1989年,她參加了巴黎國際青年時裝設計大賽,獲得了優(yōu)秀獎,差點就拿到了每個參賽國家的最高獎——國家獎,可惜最終還是錯過了。到現在這仍然是她的一門憾事。

真正把服裝設計作為職業(yè)之后,她體會到小時候永遠不可能想到的艱苦了。兩年前參加“漢帛獎”,她和幾個老師,加上三四十個學生,足足趕了一個星期,每天都是4點多才睡,然后8、9點爬起來繼續(xù)。她的腦子里壓根容不下除了作品之外的任何物質,你說別的什么她都不在狀態(tài)。

兩年后的“益鑫泰”,作品返工了四五次。要把細繩子壓進皮料里形成紋路,實驗了好幾次,光是繩子都用了龐大的6捆!

每次趕完參賽作品,她就對自己放狠話:我再也不想做了!可是這種誓言她很快就會背棄,她又開始癢癢了?!翱纯?,這就是我們AB血型人的矛盾。”有時想隨遇而安,隨意地生活,可是一旦有機會出現,怎么也舍不得放棄,一定會全身心投入。畢竟,“一個設計師在乎的是作品里有多少能留下來,即使是從沒見過市面擺在家里,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br />

人物話本

每次比賽都拿銀獎,上不去


深圳雜志:兩年前的“漢帛獎”得了銀獎,今年的“益鑫泰”又是銀獎,很不甘心吧?還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就拿不了第一?

陳燕琳:我也想跨一步上去,可就是沖不上去!后來又想,自己盡力就行,畢竟當時做到自己最滿意了!今年的金獎獲得者,參加過許多大賽,經驗比我豐富,能力上還是有差別的。我還是比他差遠啦。

深圳雜志:你參加的這兩次比賽,一次是非常柔的棉布女裝作品,一次是剛硬的男裝。風格如此迥異,你把握上沒困難嗎?

陳燕琳:設計師必須具備這種能力,不同風格服裝有不同的表現手法。我喜歡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做女裝就要雅致到極點,雅致得小鳥依人,男裝就要像二戰(zhàn)時英雄上戰(zhàn)場的感覺。不過因為年齡關系,適合十八九歲少女的各種拼接元素的前衛(wèi)服裝設計是我的弱項。

深圳雜志:你說中性化會讓你膩味,那看到李宇春、以及今年的超女新版李宇春厲娜,你會膩味嗎?

陳燕琳:社會還是需要各種風格并存的,需要雅俗共賞嘛。不喜歡中性化只是我個人的意見而已。不同的年齡層之間代溝確實太大了,我年輕的時候還留過板寸頭呢!除了年齡,我覺得對中性化的審美還與涵養(yǎng)、審美水準相關,年輕時會覺得中性化很時髦,到了三十、四十歲可能就會覺得自己那時候特傻!

深圳雜志:你說“服裝是需要文化內涵的”。你所說的文化是指什么?

陳燕琳:藝術都是相通的。我們可以從別的領域吸收一些東西附加到服裝上。我除了服裝設計,還會設計纖維藝術作品。它的概念是從早期的壁掛毛毯擴展而來,有點類似裝置藝術。甚至服裝也是纖維藝術作品的一部分,是“軟雕塑”。從行外來看自己的專業(yè),思維空間更大,視野更廣,就能給服裝賦予一些概念性的文化性的東西。

深圳沒有我欣賞的服裝品牌


深圳雜志:當年你開始教服裝設計時,幾乎沒有實戰(zhàn)經驗?

陳燕琳:沒有實踐經驗就教學,確實是一個弊病。不過清華美院給了設計師一個很堅固的基石,讓你能迸發(fā)出來。一路上我在實踐中積累,也在教學中積累。

深圳雜志:時裝設計師一般的道路是創(chuàng)作個人品牌,或者服務于某個不錯的品牌?!皶r裝設計專業(yè)老師”聽上去和時裝設計師還是相差很遠。你覺得自己不合適走品牌經營的路嗎?

陳燕琳:每個設計師都想擁有自己的品牌??墒嵌既プ銎放屏?,誰來管教育呢?我1993年進入這個學校,就基本上確定了我的人生道路是沿著研究領域。雖然現在的品牌經營者很多不是專業(yè)人士,可是他們一有天分,二有經驗,這兩點都是必須的。而我可能缺少市場的敏銳判斷力。

深圳雜志:有欣賞的設計師嗎?

陳燕琳:DIOR的鬼才設計師John Galliano。

深圳雜志:他和你的設計風格差異太大了!

陳燕琳:正是因為異樣的風格,可以從他的作品里吸取細節(jié)元素為我所用,比如材質,比如層疊的手法。還有Mc Queen的詭異風格。大師的作品就是可以讓你吸取對自己有用的。
國內的設計師,比如張肇達,我覺得他的精神比作品更重要。以他的財富和地位,完全可以享清福,可是他仍然執(zhí)著于高級成衣的事業(yè)。

深圳雜志:深圳可以說是中國的女裝基地,可是眾多的女裝品牌中真正的名家很少,突出的設計師也不多。你認為原因是?

陳燕琳:深圳服裝行業(yè)確實旺,也趕潮流,但深圳服裝行業(yè)仍然大多處于一種加工狀態(tài)。深圳目前仍沒有真正的服裝設計大師,這里商業(yè)氣息太濃,歷史積淀尚須豐富。我感覺,深圳存在一些文化人,但他們的狀態(tài)是孤立的。對設計師來說,深圳也缺少一個很好的展示和交流平臺,我認為應該大力把本土設計師推出去。這一點大概還沒有受到重視。

深圳雜志:對于深圳一些比較有名的品牌,比如淑女屋、季候風、歌力思,你怎么評價?

陳燕琳:名牌是相對的,并不是說深圳就沒有自己的名牌,只是不如北京等城市那么有文化內涵。我很欣賞廣州一個品牌——例外,真正有一種設計品質和精神內涵,對服裝的認識也特別個性化和自然。深圳的品牌在商業(yè)路線上走得比較成功,比如上述幾個品牌,但從設計上看幾乎沒有我所欣賞的品牌。

陳燕琳編年史

時裝設計師,深職院服裝設計專業(yè)教師
199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93年,進入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任教。
2004年3月,獲得“漢帛獎”第12屆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銀獎兼最佳面料創(chuàng)意獎。
2006年3月,獲得“益鑫泰”第六屆中國時裝設計大賽銀獎。


代表作品:


獲得“漢帛獎”的設計作品原稿


布衣流轉




143
評論區(qū)(0)
正在加載評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