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汽車與設計時裝有什么區(qū)別?在那些頂級設計師眼里,兩者之間似乎只有軟與硬、縱向與橫向的不同,其中的精髓還是線條、色彩,手法還是寫形與寫意。意大利的菲亞特早在上世紀中期就曾經(jīng)邀請了本國一批最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以“文藝復興”為主題為自己的一款小車PUNTO設計不同的車殼造型,結(jié)果贏得了一片的喝彩。而在2004法國巴黎國際車展上,梅塞德斯-奔馳更邀請意大利著名時裝設計師阿瑪尼為自己一向暢銷市場的CLK跑車設計了一款個性化的版本,讓一向見多識廣的法國人也大吃一驚。 的確,隨著電子計算機設計系統(tǒng)的發(fā)達以及精密數(shù)控技術的普及,不僅以往的設計樣稿毋需人們動手操勞,就連油泥模型也可以由機器自動加工成型,“無事可做”的汽車設計師們更加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將汽車推向一個個令人驚訝的“新極致”。 皮與毛之爭 工程師Vs設計師 早期的汽車業(yè)完全是由一些對機械充滿激情的工程師們所主宰。但是到了美國工程師亨利·福特率先尋找到大批量制造便宜汽車的方法,同時也引發(fā)了對汽車極大的需求以后,情況就有所改變了。 亨利·福特的T型車開遍了天下,使得汽車從富有階層的玩物變成普通人的代步工具,但也引發(fā)了汽車業(yè)的巨變。到了20世紀20年代,在汽車業(yè)最為發(fā)達的美國,人們已經(jīng)普遍對清一色黑乎乎的福特T型車感到厭倦。正是敏銳地感覺到這一需求變化,通用汽車公司在總裁斯隆的倡導下成立了“藝術與色彩處”,以后又升格成為設計部,讓設計師來包裝汽車的外型,此舉使得1930-1940年代的美國汽車明顯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技術的發(fā)展為設計師的大舉登臺創(chuàng)造了極佳的條件。首先是用于車殼的快干與多彩油漆的發(fā)明與廣泛應用使得雙色甚至多色的車體開始流行,同時車身僵硬的線條與凸角也開始被弄彎磨圓,用藝術與色彩來概括不僅準確而且生動。與以往只是為汽車底盤配上一個漂亮、合乎買家口味的車體不同,通用的設計師并不只是簡單地做造型,而是將流行色與從航空流體力學那里借鑒來的最新研究成果結(jié)合起來,讓汽車更美觀、行駛更快速平穩(wěn)。正是借助了設計部門的力量,通用汽車超越了福特成為全美以及全球汽車業(yè)的霸主,至今沒有動搖。 美國汽車設計師的黃金歲月是二次大戰(zhàn)以后的1940-1950年代。又是通用率先在凱迪拉克的車尾上裝飾了一對漂亮的小尾翼,以及亮閃閃的車首、與車尾車身鍍鉻裝飾條,讓人們仿佛回到剛剛離開的軍艦甲板上、飛機舷梯旁。發(fā)展到1950-1960年代,一個個唯美而沒有實用的裝飾翼“高聳入云”,成為最明顯不過的時代烙印。1960年代的美國人突然開始講究起安全、環(huán)保等實際用途而厭倦了華而不實的東西,于是單純的設計師又開始失勢,一批有著工程師背景的新人又借機崛起,其影響至今不絕。 其實,工程師在這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冷落。到了他們有機會來把握設計的大局時,1970-1980年代的汽車實用而平板,難以稱得上漂亮。 如今的汽車設計師都儼然成為業(yè)內(nèi)的明星,從設計高爾夫的喬治雅羅到法拉利、勞斯萊斯的設計者平尼法利納都為“真正懂行”的車迷們所津津樂道。 然而,實際上要設計出一款能夠在街道上飛奔的汽車其在是件不容易的事———除了鋼鐵的車殼不可能像黏土模型那樣隨意地彎曲打磨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時時要遭遇一群“行家中的行家”工程師們的質(zhì)疑———比如車首過低不能夠裝下大尺寸引擎、車寬過窄放不下剎車,試過車以后又會說駕駛座位置靠后視野不佳而且不夠安全、車門打開角度太小進出不方便,即便是所有開發(fā)工作即將完成之際還會有一大堆要求騰出空間裝下高級音響、新的空氣過濾裝置等要求。 其實,與六七十年前相比,工程師與設計師已經(jīng)沒有了很多的矛盾,他們的工作也趨向于分工合作,尤其是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廣泛應用,使得設計師與工程師進一步地合二為一,兩者的矛盾也越來越少。 時尚的周期 激進Vs保守在2004上海時裝周國際時裝展上,德國的奧迪不僅冠名贊助了大師級的法國名家 Jean-PaulGaultier的時裝發(fā)布會,而且請來華裔時裝設計師VivienneTam與奧迪設計師共同討論設計問題。談及各自對于設計與流行時尚的不同理解,時裝與汽車的不同產(chǎn)品生命周期顯得特別突出。對于時裝來說,半年就是一個流行周期,特別短暫迅速。而對于汽車來說,一個產(chǎn)品的周期至少有6-8年,同時作為二手車還得考慮它有近5年的生命周期。盡管近年來,汽車的換型節(jié)奏在明顯地加快,但對于汽車設計師來說,要把握以后10多年內(nèi)人們的欣賞口味,實在需要仔細地考慮各方面的影響。 關于汽車設計與時尚周期之間復雜變化最有趣的例子發(fā)生在1950-1960年代的福特。一方面,根據(jù)大規(guī)模的市場調(diào)查、集全景式車窗等時尚設計為一身的埃德賽爾上市后無論如何促銷,都沒有能夠引起人們預想中的歡迎,最終以失敗收場,成為不能預見市場變化的典型范例。另一方面,受福特新總裁麥克納馬拉的影響而設計出的獵鷹雖然以簡潔實用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而贏得了市場的青睞,但沒有賺得太多的錢,因此有人說該車的設計思路太超前了,具體說是領先于時代大約10年。顯然,對于一個成功的車型來說,既不能落后于時代的變化節(jié)奏,也不能過于超前。 不過,一些新派的汽車設計師堅持認為,只有讓汽車帶些超前的“未來感”,才能夠真正在市場里流行起來。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藍博基尼的康塔什,出自意大利汽車設計名家甘迪尼之手的契形車身如刀削一般引人注目。盡管已經(jīng)停產(chǎn)多年,依然被車迷所擁戴,即使在拍賣場上也十分地搶手。另一個例子是凱迪拉克試圖重振雄風的“力作”CTS在沒有向公眾展示之前,就成為了科幻大片的“道具”,所以外觀雖然多少有些“另類”,但正式推出后沒有遭受到過多的批評。看來,隨著新一代口味獨特的新買主的崛起,對于汽車時尚節(jié)奏的變化以及未來的潮流所向,確實不能按照傳統(tǒng)經(jīng)驗來衡量了 商業(yè)與個性: 現(xiàn)實Vs前瞻 一般認為,歐洲車的設計比較高雅,美國車的設計比較豪放,日本車的設計比較周密均衡。有人甚至能夠生動地形容出梅塞德斯-奔馳轎車就像是一位堅強的德國男士,雪鐵龍像是一位柔媚的法國小姐,法拉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沖動的意大利青年,而羅爾斯·羅伊斯則像是位古板的英國紳士,凱迪拉克像是一個不拘小節(jié)的美國人,而豐田的均衡也表現(xiàn)出典型的日本作風。在市場上,各個品牌 的買主都會心儀其內(nèi)在的氣質(zhì),從而成為其忠實的買家。 近年來,由歐洲那些豪華車廠引發(fā)的一股新潮流正靜悄悄地向著世界汽車業(yè)蔓延:梅塞德斯-奔馳車的買主可以買到以奔馳命名的自行車或者BOSS時裝,乃至裝有萊瑪尼亞高級機芯的記時手表、卡達制造的鋼筆等。寶馬的買主也有一系列從自行車到時裝以及車模等選擇。奧迪旗下的quattro機構不僅有專業(yè)設計師參與到一系列類似于箱包、運動風衣之類產(chǎn)品的開發(fā)工作,愛好者甚至可以為自己的孩子選購一款尺寸不小可以坐在上面學開車的玩具車。這股流行潮流已經(jīng)從歐洲向著美國與日本發(fā)展,林肯就推出了從皮鞋到煙具各種高檔消費品。不過,在這方面最為成功的,當屬于德國的波爾舍,如今的波爾舍不僅設計了富有“汽車味”的鋼筆,而且有著世界在最為復雜但顯示最為清晰的記時表。 問起那些汽車公司為什么如此熱衷于制造時裝、鋼筆、手表,各家?guī)缀鯚o一例外地回答不是為了經(jīng)濟收入,同樣無一例外的是各家都把它當作展示自己產(chǎn)品內(nèi)涵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讓消費者形成穩(wěn)固的品牌忠誠度———一位梅塞德斯-奔馳或者寶馬的車主可能很愿意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梅塞德斯-奔馳手表或者寶馬時裝,并且以帶有明顯品牌風格的產(chǎn)品為榮,這樣無形之中便成為公司活的流動廣告。然而,這一新的潮流帶給設計師的卻是更大的壓力與更多的工作,未來的汽車可能來自更多的靈感,風格變化也更加出人意料。無疑,設計正在成為推動汽車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尤其為行家所重。 (CSC編輯) |